湖北中医药大学自考老师微信
(扫-扫上方二维码添加)学历相关问题请添加老师微信,湖北中医药大学自考老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湖北中医药大学自考网热门
中国中医药报2版头条报道: 湖北中医药大学主编出版《本草纲目新编》 为《本草纲目》注入新的生命力
来源:湖北中医药大学自考 发布时间:2019-11-07 查看:140次
2019年8月,由岐黄学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李时珍医药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会长、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平,湖北中医大师、湖北中医药大学詹亚华教授主编,近百位专家历时近10年编著的《本草纲目新编》正式出版。全书500余万字,以金陵版《本草纲目》为基础,突出学术性、创新性与实用性。这部著作凝结着湖北中医药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心血。
坚守初心弘扬李时珍精神
李时珍早年业儒,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他秉持“治身以治天下”“寿国以寿万民”的精神,研习本草,悬壶济世。为撰写《本草纲目》,李时珍“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覼”(语见顾景星《白茅堂集》),更远涉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采集药物标本、亲验药物疗效,做到了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知行合一、求实创新。
湖北是李时珍故里,在《本草纲目》所记载的1892种药物中,武当山有400多种,神农架有1200多种,道地药材种类占全国道地药材总数的10.5%。10年前,王平、詹亚华等专家萌生了重修《本草纲目》的想法。在王平看来,湖北是李时珍的故乡,《本草纲目》是世界瑰宝,作为湖北唯一一所高等中医药院校,湖北中医药大学应当承担起这部中医药经典的创新性编著工作。抱着传承李时珍精神、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初心,湖北中医药大学汇集一批中西医结合专家学者及青年人才,组成专家团队开启了近10年的著书之旅。
“编写的过程中最难的是对文献内容的考证。”詹亚华说,“对原著中的许多药材,大家往往是‘只知其名,不知其物’,因此必须多方考证才能保证内容准确。”尽管年逾八十,詹亚华仍然坚持参加每一次的统稿会,认真校对把关书中内容。无论寒冬腊月、炎夏酷暑,他工作室的灯总会准时亮起。詹亚华笔耕不辍、坚守初心的精神感染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为了弄清楚某味药的产地,团队赴书中地址考证,以求还原药物种植地变迁的历史;文献考证时遇到不同观点,成员们还会召开“小会”共同商讨,以求为读者提供尽量全面的解释。这种在常人看来“小题大做”的举动,是他们以实际行动弘扬李时珍精神,他们觉得“很值得”。
勇担使命著《本草纲目新编》
据不完全统计,《本草纲目》自出版至今有150余种相关版本出版,如何在这些林林总总的版本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位置,创造性、创新性地丰富《本草纲目》的内容,是湖北中医药大学的编撰团队努力的方向。“十年磨一剑”,团队力争从版本参考、内容考证、药理药效、临床应用等多方面让这部历史巨著焕发新的光彩。2012年7月,《本草纲目新编》学术研究与编写审稿会召开,团队进一步明确了“源于经典、传承创新”的编写原则和“尊重原著、医药并重、突出学术、强调新编”的编写思路。
编写期间,中药炮制专家团队成员研读古籍,系统梳理了《本草纲目》中“修治”专项内容,总结“修治”对炮制技术发展的影响,理清古今炮制方法传承脉络。该团队还进一步挖掘了《本草纲目》中的临床用特色饮片,以期通过研究使部分饮片品规上标准、进药房,服务临床。中药药理学专家团队持续推进对《本草纲目》的深度研究,力争将中药药理学最基本、最实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参考文献纳入其中。中药制药团队认真挖掘《本草纲目》中传统中药制剂的内容,将王平主编的《李时珍医药选读》运用于中药制药专业和中药制剂学科本科教学工作。撰写期间,团队专家坚持一线临床工作,将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难点、疑点、不同观点,及医家见解、经验用药,分条叙述,归纳总结,力求达到“医药并重”的目的。
2018年5月,《本草纲目新编》样书亮相。“对书籍的审校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在王平看来,“只有经历时光的打磨,才能经得起读者的检验。”又经历了一年的反复校订后,这部著作正式与读者见面。
守正创新助力中医药高质发展
《本草纲目新编》与之前的上百个版本相比有很多亮点。王平介绍,《本草纲目新编》对原著中1892种药物,从纲目原文、药材概览、药理作用、药性与临床、述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梳理。如《本草纲目》载,人参大补元气,起主要作用的是根,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人参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在叶片、根茎、根须中均有分布,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本草纲目新编》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说明。此外,书中还收录古今名医的临床用药经验,如“黄芪”一药,书中既记载了清代中西汇通医家张锡纯的经验,又补充了近代中医学家姜春华及国医大师裘沛然“一为生用,二为重用,三为久用”等论述。“读者们在《新编》中既能看到经典与历史,又能看到现代医学的发展与完善。”王平说。
在编写过程中,湖北中医药大学聚集了中医药学、基础医学、植物学、矿物学、语言学等多学科专家对《本草纲目新编》书稿进行审读把关,可以说《本草纲目新编》集多学科专家合作,博采众长。
“对待《本草纲目》这类中医药文化经典,我们要抱着自信和尊重的态度。”王平说。对原著中某些在目前看来“过时”的药物,《本草纲目新编》并未草率删除,而是将其在“编写说明”中一一列出。如对“蛟龙(海鳄)”等与现行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规相违背,不符合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的药材,书中注明“不应再使用或使用代替品”;对如“金”“银”等目前尚无明确依据表明可用或不可用的药材,书中注明“应谨慎使用”。理性辩证,与时俱进,湖北中医药人正以充分的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的学术追求为《本草纲目》注入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