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动态
学院首页 招生专业 成考简章
自考简章 常见问题 网上报名

2003年1月“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一)

来自:湖北中医药大学自考网   2011-05-26    浏览72次

    (「」重点?#填空题?◎名词解释?□选择题?※问答题?每章最后的几段是总结性的应看一看)?

  第1章 社会心理学的一般问题?

  第1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则以心理现象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但心理现象不同于物理现象和生命现象,后者都是物质现象,前者则是精神现象,精神现象带有主观性。

  ◎2、社会心理现象当然也是心理现象,但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感觉与变化。

  3、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2节 社会心理学的性质和类别

  1、社会心理学 与 生理心理学 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分别从生物自然属性与社会制约性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2、人们对心理学一般看法认为,它属于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介乎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兼有两类科学的性质。

  ※3、简述: SSP与PSP的区别

  ①SSP指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PSP指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②SSP更着重定性分析;PSP着重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定性分析。

  ③在研究着眼点上,SSP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社会结构的,从宏观方面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对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功能与意义;而PSP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个体的,从微观方面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在个体身上产生发展的过程与条件。

  第3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变量

  ◎1、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2、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年龄是自变量,学习能力是因变量。

  3、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相关关系,又可能是因果关系。

  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是可信的。

  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6、有信度不一定意味着有效度。

  二、研究方法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档案研究法。

  ※2、观察法的优、缺点:

  优点: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主要研究在现实生活条件下自然发生的过程,并可以在长时间内进行,因而能得到有关行为发生顺序和发展过程的资料。

  缺点:对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于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同时由于被试者主观意识到他们是被观察者,在行为表现上可能有所不同,而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也易于影响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3、实验法的优、缺点:

  优点:对实验情景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清楚、明确。

  缺点:使用这种方法时,实验情境和实验者对被试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更加突出,需要小心处理;实验情境与生活现实距离过远,使研究结果往往缺乏概括力。

  ※4、调查法的优、缺点:

  优点:直截了当,针对性强。问卷法比访谈法更经济,更省时,可以同时收集到大量的信息,结果也有较大的概括性。

  缺点:主要问题在准确性上,被试者回答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

  5、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6、档案研究法是指对现存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档案材料包括报纸的报道、政策或团体的记录、书籍、杂志、个人新建、讲演稿等。

  ◎7、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方法。#p#分页标题#e#

  第4节 现代心理学与西方社会心理学

  1、现代心理学始建于1879年,以德国教授 冯特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

  2、西方社会心理学一般定为由1908年开始,这一年,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的书,一本是罗斯写的,另一本是麦独孤写的《社会心理学绪论》引起轰动;因为他要用的心理学理论来说明人的整个社会行为,用心理学作为解释社会生活的理论基础,他用的心理学理论是本能论。

  第五节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论述: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1、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意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于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足以提供丰富的科学理论与实际资料,使他更加充实,更加具体化,因而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他,掌握他,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理论认识和哲学水平。

  2、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实践意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对人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和人际交往。它所揭示的规律,对于理解他人、认识自我和正确地与人交往提供了分析的理论、评价的标准和相处的原则,是个人提高自我修养,加强自我教育,协调人际关系,改进社会风气的有益的帮助。

  (以上章节未能听到老师的课,根据同学的书划的)

  第2章 个体的社会化

  第一节 什么是个体的社会化

  □#1、环境基本上是两类: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2、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一句话,通过社会化是个体有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

  3、论述:什么是个体社会化,有那些特点?

  1、从自然人转化变成社会人,对个体说来,这是个特别长的过程。社会化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贯穿生命始终。(P22自己总结一下)

  2、长期性

  A、因为人不同于动物,初生儿吸取食物以维持营养,披衣盖被以维持体温,总之,在生存生长方面,有个特别长的生活依赖期。

  B、初生儿面临的社会环境极端复杂,他逐渐长大起来,要掌握的社会事务和道理很多。

  总之人不同于动物,有一个特别长的学习时期,所以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3、发展性

  个体从不认识和不掌握社会事务、社会标准到认识和掌握它们,是个发展过程:

  A、这种发展是随个体身体的发育、年龄、智力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的。所以个体社会化的发展过程是与个体生理、心理的成熟发展过程相适应的。不到一定年龄阶段,不能认识和掌握复杂的社会生活的要点和准则。

  B、个体社会化应该理解为一个贯穿个体一生自始至终的过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过程的写照。

  第二节 个体社会化的机制

  1、第一阶段依从阶段:个体在实现社会是一种接受社会影响的表现,在行为上是照这样子,跟着做,是一种“依从”,之而所以要依从,是出于父母的“威严”、“权力”,屈服于成人对幼小孩子的“权威”。期个体社会化的行为学习是根据于“强化”的原则或机制的。

  2、第二阶段:认同:或叫“自居作用”,个体以自己学习模仿的那个“榜样”自居,追求自己处于与他们同一的地位、处境与形象。

  3、第三阶段:个体社会化的进一步实现则是凭借“内化”机制。体现出对人、对事以为在原则上“可信”,转化为自己内心的一种需要或准则,这样来接受社会影响。也就是使个体社会化完完全全实现了一种由外在转向内在、由被动转向主动的历程。

  4、个体社会化的机制有:依从、自居、内化。依从基于强化的原则,自居基于“榜样人物”的吸引。

  第三节 个体社会化的内容

  1、个体从出生到青年成熟期,可以称之为社会化的初步形成阶段。从成人一直到老年时期,成为社会化的继续发展阶段。#p#分页标题#e#

  「◎」2、再社会化问题: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建的问题。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第四节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社会角色的获得

  ◎1、社会角色: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份,规定了这个个体应该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2、角色网络(角色从):个体所担任的多种多样的丛杂的社会角色构成网络,被称为角色网络或角色丛。

  「」3、皮克马利翁效应: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的成绩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效应称为皮克马阿利翁效应。

  「」4、性别角色:社会认为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一套行为、兴趣和思想方式。

  5、人类学家H.鲍里在1957年比较了110个未开化的社会团体,研究它们教育子女、形成男女角色的社会化的过程,发现社会对男女行为的强化与鼓励是不同的。

  第3章 自我-自我意识

  第1节 什么是自我、自我意识,

  ◎1、 自我:在心理学中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觉察是一种心理经验,是一种主观意识,故心理学中讲自我就是讲自我意识,两者是同义语。在我们的经验中,觉 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这里所说自己的一切之我们的躯体,我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

  「※」2、自我,自我意识是怎样形成、发展起来的?

  第一阶段:个体对躯体的自我意识是靠通过活动、接触,通过大脑神经活动的分化抑制过程才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第 二阶段:正式在与外界事物或他人交往中,通过与他人打交道,孩子通过建立联系,建立分化,才逐渐形成了自我身体(身躯)的意识。社会的自我在幼儿时期是通 过游戏,扮演角色形成的,也依靠对父母行为的模仿,进入小学后是依靠学校教育,意识到与同学的伙伴关系,明确当学生的义务责任,完成作业,以符合学校的要 求,才逐渐建立起社会的自我意识。

  第三阶段: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青春期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过去一切随成人尤其是随家长的观点和做法,如今表现出青年人的独立感、自我理想,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在看法和行为上带有浓厚的自主的个人色彩,形成并发展着“心理的自我”。

  第2节 它是怎样形成发展的

  1、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在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上。 自我表现往往只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而非它的全部。

  2、京格1965年的实验说明了自我表现往往依赖于某种参照点,在对人关系中,则对方的特点与情况常常成为你的自我表现的参照点。

  第3节 自我及自我意识的表现

  ◎1、自我评价指个体对它自己的判断,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的自我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

  2、自我经历着躯体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个体主要是从自己的身体、衣着、物品、以及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来作自我判断,从而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的情绪。

  第二阶段主要从自己的名誉、地位,社会中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方面来作自我评价和判断,表露出自尊或自卑的自我体验。

  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智慧、才干、自己的道德水平的方面的评价和判断,从而产生如自我优越感等自我体验,追求政治上的、事业上、道德上的上进和发挥自己的才智。

  3、迪纳和瓦尔波姆在1976年作实验,说明看到镜子里的自我,提高被试对自我的注意,减少了理想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之间的分裂。

  第4章 社会动机

  第1节 社会动机的研究在心理学体系中的地位与意义#p#分页标题#e#

  ◎ 社会动机是动机都具有社会的意义和性质,他们是推动个体具有某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和动力。

  第2节 需要、动机和心理行为

  这缺乏些什么叫需求,它既包括生理的方面,也包括社会的方面。需求是客观的,需要则是主观的。是对客观需求的一种主观映象,一种主观意识。

  「#□」第3节 动机的分类

  1、按动机性质分类: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自然动机也称为物质性动机;社会动机也称为精神性动机。社会动机比自然动机更重要。

  2、按照动机的作用归类:主导动机和一般动机。主导动机也称优势动机;一般动机也称辅助动机或非主导动机。游戏对儿童说来是主导的动机。

  3、按照动机的范围归类:广泛动机和局部动机。广泛动机也称概括动机;局部动机也称具体动机。

  「◎」4、内部动机: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由于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活动本身就是人们自己的奖赏与报酬,无需外加的奖赏。 外部动机:指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

  第4节 动机的特征

  一、「※」简答:动机的特征:

  1、动机强度是动机的第一特征,它表明动机在强度上有强弱之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主导动机常常是比较强的动机。

  2、动机清晰度是动机的另一个特征,它表明动机指向的目标,在意识程度上有高低之分。

  3、动机转换是动机的第三个特征,它指一个动机为另一个动机所替代,也称动机更替,它对改变个体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二、◎挫折:是一种主观感觉,它是在个体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在个体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而感到灰心丧气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第5节 侵犯

  ◎1、侵犯:亦称侵犯行为,这种行为涉及个体对他人的伤害和危害,凡是侵犯行为都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表现在行为上、语言上。

  2、侵犯的几种理论:

  ①本能论

  这是早期心理学家看法,认为人天生带来一种侵犯冲动、好斗谋灸堋H死嘣谡秸?邢嗷ゲ猩敝皇钦庵直灸艿谋硐郑??缛死嘧嫦榷?锷砩纤??1硐殖隼吹哪茄?¡/p>

  「※」②学习论

  A、学习论认为个体的社会行为,包括个人的侵犯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是环境影响造成的。这种理论认为只要改变外界的环境条件,就能改变人的社会行为,改变个体的侵犯行为。

  B、学习论代表人物有:

  a斯金纳-强调学习的强化机制,以为对侵犯行为直接给予奖赏、鼓励,个体的侵犯行为就会得到巩固、强化。

  b班社拉-提出学习模仿机制,认为个体不一定要亲身受到奖罚,而只需通过观察别人受到奖罚,同样可以形成或消除侵犯行为。

  C、从斯金纳看来,“强化就是一切”;从班杜拉来看“榜样就是一切”。

  第6节 青少年犯罪与利他教育

  ◎利他恰好与侵犯相反,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不图报的助人为乐的行为,出于自觉自愿的一种利他精神的有益于社会的行为。

  第5章 社会知觉

  第1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

  ◎1、感觉是人对外物现象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则是整体性的认识;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2、社会知觉:专指具有社会意义的那种知觉。而社会意义是离不开人的,所以社会知觉也称人知觉、对人知觉、人际知觉。

  3、自我知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也是社会知觉、人际知觉的一个方面。

  第2节 社会认知的范围

  ※1、社会认知的范围:①对他人表情的认知;②对他人性格的认知;③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④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

  ◎2、对性格的认知,通俗的说即对他人的看法,指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印象形成: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p#分页标题#e#

  3、阿希对性格的印象形成进行研究。对于印象形成中的特征,分为中心特征和边缘特征。以“热情”、 “冷淡”为中心特征,以“文雅”、“粗俗”为边缘特征。

  4、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包括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研究者塔旧里(1955)。

  第3节 社会知觉的特点

  「※」社会知觉的特点

  1、社会知觉的主体和客体可以不直接接触,可以通过第三者的口头描述,使主体对客体进行认知。但第三者的描述会受他的需要、态度等的影响,从而使主体不能如实地感知客体。

  2、社会知觉不仅包含对人的外部特征及行为的知觉,而且还包括对其内部心理特征(如性格)、心理状态(如情绪)及行为动机等的判断。

  3、人们在以往的生活中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与经验,并把这些知识与经验加以组织与分类,储存在记忆中。当遇到某一刺激时,会把与刺激有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对此刺激进行感知,这样就加速了人们的认识过程,但也带来一些偏差。

  #4、以上三个社会知觉的特点中都贯穿着社会知觉的总特点:复杂性、主观性、易出偏差。

  「」第4节 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

  ◎1、在人们交往中这种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来的信息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因。

  ◎2、在与他人接触中,对初交者形成印象,所依据的材料往往在时间上有一定间隔,因而材料出现的次序对于印象形成的作用不大相同。人都根据间隔段后面的材料形成印象,这种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3、首因效因最明显表现在对人的第一印象的重大作用。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鲁钦斯在1975年用实验方法来研究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4、 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对他人知觉的一种偏差倾向,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好,反之也一样,如 果被认定是坏的,那么他就被消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赋予其他不好的品质。狄恩、柏斯切德、沃尔斯特,研究晕轮效应。

  ◎5、定势: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到以后的心理活动的进行。

  ◎6、社会刻板印象: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而集合在一起,因此对不同的人群的认知总有一种共同的较为固定的看法,这些看法未必准确。但却对我们认识他人有重要影响。我们把这种较为固定的看法称为社会刻板印象。

  第5节 影响社会认知的主客观因素

  1、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①刺激的特点(物理强度、对比、反复) ②当时的情境

  2、影响社会认知的主观因素:①认知者本身的生理条件②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

  「※」3、论述: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

  1、 兴趣与动机:兴趣的个别差异往往决定着认知的选择性,人们的兴趣往往会使他们把不感兴趣的事物排除到认知的背景上去,而集中注意力于感兴趣的事物。动机是 推动人的行动的动力,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符合人的动机的事物,往往会成为知觉的对象与注意的中心。

  2、需要与价值:需要可以说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是所产生的一种内在状态,当个人因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需要时,该东西对于他就具有有较大的价值、较重要的意义。而对个人具有意义与价值的东西,容易构成认知刺激,而且对其有价值的特征常常有夸大的倾向。

  3、过去的经验:认知者经验不同, 所站的角度不同,即使社会刺激一样,却有不同的认知内容,例如对某一个人的认知,艺术家重视人的外貌、身材、姿势、语调等,学者专家则可能侧重那个人的智慧能力及专业知识。#p#分页标题#e#

  4、情绪影响:人对事物的知觉也受个体情绪的影响,一个人当前的情绪状态,会多少影响他对人的判断。人们在愉快的状态下,会感到眼前一片阳光明媚, 当人忧郁烦闷时,会感到一切都没有希望。

  「」第6节 归因理论及其评价

  ◎1、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推论。

  2、海德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1958年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

  ①他把行为的原因基本分为两类:内因(个人原因)与外因(环境原因)

  ②他认为人们归因往往使用两个原则: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3、维纳1972年提出了他的归因理论,是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本观点认为:内因-外因方面 ,即暂时-稳定方面;与期望、预测的关系。

  4、简述凯利三度理论

  凯利吸收了海德的共变原则,并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于1967年提出三度理论:

  A、说明行为的原因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的解释:

  (1) 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行动者)

  (2) 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方,即行为者知觉的对象。(行动对象)

  (3) 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情境)

  B、要找出真正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

  一致性、一贯性、特异性。(有了上述三种信息,就可以进行归因判断。)

  5、简述琼斯与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何时能推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内在品质相对应)

  认为个人的行为不一定与他的人格、态度等内在品质相对对应。

  ①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公认,即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

  ②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个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并非受外在强大的压力才作的,我们也会认为这个行为与内部品质相对应。

  6、贝姆于1972年提出自我知觉理论。正如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因果关系的归因中,所作的那样,我们试图使用本质上相同的资料,以及相同的归因过程,对我们自己的行动进行因果关系的归因。

  ※7、几种归因理论的评价

  A、基本(主要)归因错误产生原因:

  在个人行为的归因上,人们倾向于低估情境的作用,高估个人或内因的作用。①我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负责,所以对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结果的影响。②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它因素往往更突出,我们注重行为者,而忽视背景因素和社会背景。

  B、行为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差别:

  行动者倾向于作情境归因,强调情境的作用。观察者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强调行为者的特点的作用。①知觉特点②具有信息不同。

  C、自我服务倾向:自我服务倾向就是在归因时,人们愿意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消极结果归因于情境。

Copyright 2009-2023 湖北中医药大学自考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为湖北中医药大学自考交流信息网站,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